热推荐:营收规模连续十年低于 1 亿元 上市 27 年现金分红为 0 转型近十年的祥龙电业究竟在忙啥 ?
2023-05-27 22:12:44  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有这么一家公司,上市 27 年来现金分红为零;开始转型近十年,主业仍是老两样,没有新的资产注入,每年营收也仅有几千万元。一时间,该公司被投资者质疑躺平、不作为、浪费资本平台。


【资料图】

这家公司便是沪市主板公司祥龙电业 ( SH600769,股价 8.40 元,市值 31.50 亿元 ) 。作为地方国企,祥龙电业主要业务为工业园区供水、建筑施工,但多年以来,公司营收规模较小,综合竞争力相较同行业上市公司偏弱。

5 月 25 日下午,祥龙电业参与了 2023 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,投资者纷纷涌入路演厅询问其转型方向、发展思路、分红价值等。其中,质疑之声也着实不少:多次提出高质量发展,却为何一直原地踏步?提了近十年转型,祥龙电业和公司管理层到底为业务转型做了哪些尝试 ?

转型十年仅三年收入规模超 5000 万元

时间拨回到 2012 年,当时的祥龙电业以化工产品 ( 氯碱 ) 为主要业务,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2.72 亿元——这是祥龙电业最后一个营收过亿的年度。但由于长期亏损,2012 年 6 月,祥龙电业停产了。

2013 年卖地求生后,祥龙电业开始进入漫长的转型期,当时规划转型发展园区公用配套等业务。此次转型后,祥龙电业主要业务为供水、建筑施工,201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976.27 万元,其中供水收入 684.54 万元,建筑安装收入 1290.76 万元。

然而,近十年过去,祥龙电业的主营业务依然是供水、建筑施工,转型多年既无资产注入,也未拓宽主业领域,业务规模上也没有明显起色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转型近十年,祥龙电业营业收入连续十年低于 1 亿元。具体而言,2013 年~2016 年以及 2018 年~2020 年,营收规模均在 2000 万元~3000 万元左右,仅 2017 年、2021 年、2022 年三个年度营收达到了 5000 万元以上,2022 年为 5116.88 万元。

盈利表现方面,近十年来,祥龙电业各年度归母净利润均为盈利,然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不同,2013 年~2017 年连续 5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,其中 201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-1.66 亿元。实际上,自 2008 年开始,公司连续十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。近几年来,祥龙电业扣非归母净利润有所上升,由 2018 年的 91.43 万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710.08 万元,但净利润规模仍然较小。至于分红,上市 27 年来,祥龙电业从未进行现金分红。2013 年~2022 年,连续十个年度未分配利润为 -7 亿元。从目前的净利润水平来看,如果祥龙电业没有新的盈利点,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况短期内或许难以改善。

营收、净利润规模长期较小及多年不分红,投资者对祥龙电业的质疑声从未消失。在 5 月 25 日的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,很多投资者对此提出疑问,公司董秘王凤娟回复表示,目前公司将继续聚焦现有主营业务发展,为跨越式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。不过对于投资者进一步询问的 " 时间 "" 空间 " 的具体指标、体量等,公司并未回复。

供水业务能否 " 做大做强 "?

针对经营规模长期较小,有投资者询问,公司是否仍会继续发展供水业务 ? 对此,公司证代刘攀回应称,供水业务仍然是公司的经营重点,将继续做好片区企业的供水配套服务。

依靠现有的供水、建筑施工业务,能否实现公司相关人员所说的 " 做大做强 "?祥龙电业 2022 年年报显示,供水业务集中在以左岭大道为轴的武汉新城中心片区,主要客户为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屏类型的高科技企业,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重点客户的经营情况;建筑业务受资质、技术、资金等因素制约,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。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,公司供水业务在服务半径、目标客户方面存在一定区域限制,或难以实现大幅度增长。

那么,同行业公司在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如何?建筑施工为市场化程度较高、规模参差不一的业务,过去十年,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公司,壮大、消失或原地踏步者较多,无法详细比较。但就供水业务而言,在湖北从事自来水供应业务的上市公司还有两家,分别为启迪环境 ( SZ000826,股价 3.11 元,市值 44.33 亿元 ) 、武汉控股 ( SH600168,股价 6.09 元,市值 43.21 亿元 ) 。

2013 年,当时证券简称还是 " 桑德环境 " 的启迪环境,其业务涵盖污水、自来水、生活垃圾处理等业务。当年,桑德环境自来水业务收入为 1.07 亿元,旗下自来水业务子公司分布于湖北宜昌、江苏、浙江等地;另一业务污水处理业务收入 2.22 亿元。到了 2021 年,启迪环境自来水业务收入达到 1.68 亿元,项目规模为 81.7 万吨 / 日,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则达到 9.51 亿元。

图片来源:启迪环境官网

武汉控股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,上市之初主营业务就是自来水生产和供应、城市排水服务等。2013 年,武汉控股营业收入为 10.35 亿元,其中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实现收入 1.66 亿元,城市污水处理收入 7.93 亿元;2022 年,武汉控股营业收入 28.94 亿元,其中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实现收入 1.68 亿元,污水处理业务收入 17.82 亿元,并且后来发展的水务工程建设业务收入也已超过自来水收入。多年以来,武汉控股自来水业务经营区域并没有发生变化,一直在武汉市汉口地区,下属两家水厂总设计能力 130 万吨 / 日。

由此可以看出,由于供水区域、自来水定价、政策影响等因素,近十年来,启迪环境、武汉控股的自来水业务收入增幅并不大,但污水处理却是自来水相关公司业务扩展的重要方向。

反观祥龙电业,虽然经营范围包括 " 污水处理 ",但这么多年过去,依然没有形成污水处理业务。

在 2021 年年报出炉后,上交所就对祥龙电业营业收入长期低于 1 亿元、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持续低于 1000 万元的经营状况表示关注,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,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和评估可持续经营能力等情况。

当时,祥龙电业回复,公司的主业发展处于良好态势,主业盈利能力也较稳定,公司经营具有可持续性;公司 2021 年未触发股票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。供水业务方面,周边园区企业武汉天马、长江存储等企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,远期用水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

不过,在回复中祥龙电业也进一步提示面临的风险。" 目前,公司供水客户主要为光谷智造园园区企业,客户较为集中,园区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对供水业务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。而建筑业务本身规模小,竞争力较弱,在市场开拓上面临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较大挑战,工程承揽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。"

记者注意到,2022 年,祥龙电业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为 5054.13 万元,占年度销售总额的 98.77%,相比 2021 年的 67.55%,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另一方面,建筑施工业务收入 1896.71 万元,同比减少 25.24%。

转型仍会继续吗 ?

2017 年 1 月,祥龙电业发布 2016 年业绩预减公告,当时,公司证代刘攀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供水等业务是上次重组之后保留下来的业务,但不是祥龙电业所要转型的行业。

上次重组留下供水业务,2014 年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建筑安装公司,为公司提供了一定规模的收入。不过,在盈利方面,2018 年以前影响净利润的最大因素则是投资理财收益,净利润水平波动也主要受到理财收益变化影响。2013 年~2017 年,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,主业盈利状况并不佳。

2018 年,祥龙电业大幅减少了投资理财的投入金额,转而投向工程建设和业务经营,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或许是加大了主业经营力度的原因,2018 年,祥龙电业扣非归母净利润转为正数 ( 91.43 万元 ) ,此后数年,净利润规模均在增长,2022 年达到 710.08 万元。

但现有主业增幅有限,新的业务资产注入才是公司转型的最佳途径之一。2019 年 4-5 月,祥龙电业筹划借壳重组。从美股退市的软通动力信息技术 ( 集团 ) 有限公司 ( 以下简称 " 软通动力 " ) ,拟通过祥龙电业重组上市。2019 年 4 月 22 日,祥龙电业、葛化集团与软通动力及其实际控制人签署《重组意向协议》,公司股票停牌。但短短半个月后的 2019 年 5 月 9 日,祥龙电业即宣告终止重组事项并复牌。

对于重组失败的原因,祥龙电业当时表示,由于标的公司 ( 软通动力 ) 各方股东与上市公司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就交易安排达成一致,不具备继续推进本次交易的条件。同时表示,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,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

然而,自此以后,祥龙电业似乎并没有在新业务、新资产注入方面更进一步,而是更加聚焦现有的供水等主营业务。2016 年~2018 年,公司供水产能 3 万吨 / 日,同时各期年报披露在建的 5 万吨 / 日产能预计会在次年年中投产,但 2017 年、2018 年均未如期投产,直到 2019 年才实现投产。2020 年,祥龙电业与华星光电签署供用水合同,增加了一个供水大客户。2021 年、2022 年,公司供水厂日均供水分别超过 4 万吨、5 万吨。2021 年,祥龙电业开始推进供水 5 万吨二期工程,截至 2022 年末,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 33.85%。

但是供水、建筑施工带来的收入终究较少,这也让投资者认为公司是 " 躺平 "、" 不作为 "。

那么,公司现在的经营状态如何?今年 5 月 11 日,祥龙电业办公地址变更为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三路 14 号。5 月 24 日上午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实地探访了祥龙电业新办公地。公司门卫室有一人值班,内部新办公区由 1 栋 3 层小楼和 1 栋 2 层小楼组成,其中 3 层办公楼上挂着 " 葛化集团 祥龙电业 " 的标识牌。
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

记者注意到,从 3 层办公楼的十余扇外窗望去,仅有 3 扇外窗内的办公室正亮着灯,一楼玻璃大门呈关闭状态,灰暗中可以看到祥龙电业公司全名和 LOGO 图案,办公楼后的停车位上停留着数辆小轿车。从 11 时 20 分许,记者在 20 多分钟的等待和观察过程中,并未发现有员工从办公区出入,无法明确看到公司人员工作状态。公司证券部人员与记者电话交流时表示,新办公楼里面有人办公。

5 月 24 日,记者致电祥龙电业证券部并提出现场采访交流,证券部人员经沟通后表示,领导正好在外学习,后续可按程序约定时间来公司交流。对于公司业务现状及管理层为转型做过的努力等问题,记者按其要求递交了采访邮件,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。

记者注意到,2020 年~2022 年三份年报中,祥龙电业再没有像以往年报内一样出现 " 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 "、" 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" 等转型战略有关的描述。

5 月 18 日举行的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,对于投资者关于战略方向的考虑、改革转型等疑问,祥龙电业董事长、总经理董耀军回复:现阶段,公司将遵循稳健经营的发展思路,为公司跨越式发展赢得空间和时间。5 月 25 日的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,对于投资者关于转型的问题,公司相关人士则回应称:公司发展的重大事项请关注公司公告。

那么,祥龙电业的转型还会继续吗 ?

每日经济新闻

标签:

上一篇:百卉膏皮肤消毒剂(百卉膏)
下一篇:最后一页